来源:中国民航报公众号
11月4日上午,由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主办,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余杭)、杭州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一期《民航智见》线上会议开播。本期会议以“无人机与城市空中交通”为主题,围绕城市空中交通的发展前景以及无人机技术应用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本期会议是第二十届民航信息化发展论坛系列活动的最后一场。
当前,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快速发展,迭代演进。随着其在多领域的推广应用,一片越来越广阔的蓝海正在我们眼前展现。今年,《城市场景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物流航线划设规范》明确了城市场景的无人机航线规划与实施的全流程环节标准,意味着城市空中物流已经迈入标准化时代,城市低空综合应用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近期,民航局就《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路线图V1.0》征求意见,该路线图为民航强国和智慧民航建设,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持续健康发展,为新时期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源。
参会嘉宾则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展望了无人机开启的城市空中交通和空中物流的新时代。
会上,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洁介绍,未来科技城作为全国首个、全省唯一的城市场景无人机商用化试点实验区、核心区,目前已经初步实现无人机用户登记、设备准入、空域申请等全流程监管服务。
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余杭)院长马进喜介绍,2021年4月,研究院与迅蚁公司合作共建了城市空中交通联合实验室,给予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作为杭州无人驾驶航空实验区的核心区域。一年多来,实验室推进了城市空中交通产业落地和标准化建设,推动民航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和服务市场需求的科学研究工作。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空中交通管制处一级调研员杨非提出了四个建议:1.传统管理体系无法支撑我国在新时期低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2.“城市空中交通”等航空新业态将成为加快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新赛道;3.发展机遇:数字化新业态推动传统航空转型升级;4.展望未来:提前布局、抢抓机遇,鼓励有条件地区先行先试。
中科院无人机应用与管控研究中心主任廖小罕表示,城市已经成为无人驾驶航空应用热点和聚集区。他认为,低空经济大发展离不开低空航路网。无人机低空公共航路正成为研究和试验验证发展方向,城市规模化无人机运行需要相应的城市低空交通路网(天路)基础设施支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罗喜伶针对城市低空物流新航路发展作了报告,提到由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余杭)和杭州迅蚁公司共同成立了城市空中交通联合实验室,主要面向规划开展城市空中交通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杭州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章磊介绍,迅蚁自2018年开展城市无人机物流配送以来,取得全球首张城市无人机物流0001号牌照,且累计商业运行45万公里,首次实现了城市空中物流的规模性商业化。其中,通信、导航、监视技术在无人机上的应用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城市空中物流场景,标准化是必由之路。
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赵嶷飞介绍,中航大正在建设一个新的城市无人机实验平台,建设了一个比较高精的测控场,用光学的测控设备能够达到毫米级的飞机姿态和位置定位。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空运输研究所副研究员胡金硕在报告中提到,公众对于载人航空器甚至是无人机在城市运营的接受状态,分别可能会经过概念设计、试点应用、全面推动这三个阶段。在储备期,关于空中交通管理仍然需要制定大量标准,比如现在已有的UTM、U-Space这种标准制定。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总经理谢长庆表示,对新变化、新事物保持敏感和好奇心,是媒体的天性;对向上向善的创新开拓给与舆论的引导和支持,是媒体的职责。《中国民航报》愿意和大家一道,观察、思考、行动,成为创新的推动者,共同迎接和拥抱无限可能的未来。
本次在线会议历时近3个小时,在中国民航报视频号、抖音号,中国民航网微博、“腾讯云+社区”多平台同步直播,累计观看达2万余人次,得到行业内外广泛关注。(中国民航报记者陈轩棋)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HThsIEanccw8sx6Y8ci3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