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产品

聚焦低空安防产业!专精特新浙企北京供需对接会启幕

2024-12-02 0

11月29日下午,低空安防领域专精特新浙企北京供需对接活动,在北京市海淀区启幕。

活动由浙江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主办,浙江省新时代京浙人才协同发展中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低空安全研究中心、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无人系统安全专委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分社、浙江省“三会”专精特新企业促进分会和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低空安全研究院共同承办。

此刻的北京,气温已接近零度。但在对接活动现场,却是热情洋溢。大家围绕着低空安防产业,讨论得不亦热乎。

 image.png

活动现场

“低空安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产业?

低空安防,关注的是低空安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低空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孙永生,是研究这一领域的行业资深学者。在国内,他也是最早呼吁重视低空安全的学者之一。2017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立了低空安全研究中心,由此拉开了在这方面的研究序幕。

本次活动,孙永生作了《新质生产力引领低空安防产业发展》的主旨演讲。“低空安防,是与低空经济相伴相生的一个新产业,也是一种新业态、新赛道。”他表示,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低空安全日益成为与之相伴生的新型非传统安全;它与其他安全相互交织并带来不同程度的威胁,因而亟需推进复杂庞大且系统的低空安全治理体系。

 image.png

活动现场,低空安防领域企业供需交流洽谈

按行业细分来说,低空安防包括雷达探测、无线电探测、无线电干扰、激光打击、光电识别跟踪等。

由此,相关领域专家认为“低空安防”的内涵和外延包括:打造“人因安全-飞行安全-时空网络”立体保障体系,服务“人-机-环”治理对象,创新“预防准备-预警识别-打击处置-保障重建”低空安防治理措施,形成国家、社会和个人多元共治治理主体。其目标,就是着力构建“多元共治-立体保障-低空安防”的低空安全治理总图景,全面保障低空运行环境的稳定、有序,防范低空飞行的体系失控或体系被控。

“未来20年,这是一个大产业,也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如果能精准布局、大胆创新,抓住了低空安防产业,也就抓住了经济增长新引擎。”孙永生表示。

浙江的这个会议,为什么放在北京召开?

本次供需对接活动以务实、精准为特点,邀请相关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央企、行业协会和投资基金等主体与浙江低空领域专精特新企业面对面洽谈,交流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及实践应用,探讨产业发展机遇挑战,推动各方在人才、技术和项目等方面开展长期共赢的深度合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等单位,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在京高校的科研团队,发布了无人机低空公共航路规划与仿真验证系统(ARPS)、低空时空安全管控产品、低空目标探测跟踪识别一体化处理系统等低空安防领域的相关科研成果及产品。与会浙企,纷纷与之展开热烈的供需交流洽谈。 

image.png

活动现场

此外,涉及这一领域的律所、猎头公司和资本管理方也不约而同出现在现场。北京国樽律师事务所、航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开丝路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和杭州翱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协办了本次活动。

为什么浙江要以“低空安防领域”为切口,在北京举办这样一个供需对接会?

“确保低空安全是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保障低空安全离不开低空安防产业的支撑。‌浙江作为数字安防产业的全球高地,在发展低空安防产业方面具备先发优势和雄厚基础。”浙江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蔡永波表示,“北京是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最为聚集的城市之一,充分依托北京创新资源引导浙江抢占全球低空安防科技竞争与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构建浙江低空安防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培育低空安防产业集群,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有力探索。”

发展低空安防产业,浙江准备好了吗?

与会专家认为,发展低空经济,不能一哄而上、炒概念,也不能搞单一模式、同质化竞争,要将国家导向与地方实际紧密结合,找到准确突破口和最适宜的产业发展方向。

同时作为一个新的领域,低空安防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各方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保持足够的耐力、定力。唯如此,才能将之培育好、发展好。

那么,发展低空安防产业,浙江准备得如何?

在杭州,余杭区已在低空经济领域提前布局。杭州市余杭区驻京创新促进中心主任李俪佳,在会上介绍了杭州未来科技城“中国飞谷”及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情况。

今年6月以来,余杭区重仓布局低空经济,打造“中国飞谷”产业品牌。作为余杭区经济主平台,未来科技城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有其先发优势和强劲实力,目前这里汇聚了零零科技、迅蚁网络、昊舜视讯、丰翼科技、地芯科技等近百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覆盖低空生产制造、技术研发、商业应用、运行服务等诸多领域。

未来,余杭还将围绕医疗服务、城市治理、电商物流、观光旅游、国土测绘、水利监测、电力巡检、环境监测、公路巡查、农林植保等领域,打造一批低空经济的示范应用场景。“发展低空经济的同时,低空安防产业也是余杭在关注着的新赛道。”李俪佳说。

image.png

 场外交流,同样热烈

作为参会浙企,杭州宇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也向记者介绍了各自在低空安防领域的战略考量。这两家浙企,一家在杭州滨江,一家在台州。杭州宇视是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产品和技术提供商,目前已在全球安防行业排名第四、国内安防行业排名第三。时空道宇主要聚焦星座业务、卫星制造、卫星应用领域,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航天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应用方案提供商,推动中国卫星产业链商业化升级以及中国航天技术商业化应用。

时空道宇副总经理刘勇表示:“我们将依托自有的低轨卫星星座作为基础设施,构建覆盖广泛、实时高效的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为低空出行领域提供可靠的通信与精准定位服务。未来,还将助力低空飞行器在远程航线及复杂空域中的安全运营,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而杭州宇视,则更多在人才、技术储备和市场方向上为此做着准备。杭州宇视研究院副院长曹坤告诉记者,“宇视将密切关注并研究行业变化,毕竟从地面安防到低空联防,是一步不小的跃迁。所以宇视在做好无线电、雷达等方面人才、技术储备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找着自己擅长的、能够发力的机会点。”

原文链接: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2971906

To Top